- 2022-05-11 发布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光面爆破技术在青岛地铁施工中的应用毕业论文.doc
光面爆破技术在青岛地铁施工中的应用毕业论文目录1.光面爆破技术简介11.1光面爆破技术的优劣性以及适用范围11.1.1光面爆破技术的优点11.1.2光面爆破技术的缺点11.1.3光面爆破技术的适用范围12光面爆破参数设计12.1光面爆破的技术要点12.2光面爆破的设计参数22.2.1最小抵抗线22.2.2不耦合装药系数22.2.3装药集中度22.2.4周边孔密集系数22.2.5起爆顺序时差23光面爆破施工方案33.1全断面法施工33.2台阶法施工33.2.1长台阶法33.2.2短台阶法43.2.3超短台阶法43.3法施工分部开挖53.3.1台阶分部开挖法(又称留核心土环开挖法)53.3.2单侧壁导坑法53.3.3双侧壁导坑法54影响光面裂缝形成的因素64.1装药结构64.2最小抵抗线、空孔与孔距64.3起爆间隔时间6第3页 5工程实例65.1工程概况65.2爆破方案75.3凿岩、爆破器材75.3.1凿岩机械75.3.2爆破器材75.4爆破基本参数设计75.4.1爆破钻孔的布置75.4.2装药结构和填塞85.4.3起爆方式及顺序86横通道竖井爆破施工96.1爆破方法96.2施工机械(炮孔直径)与单循环进尺96.3布孔方式96.4爆破振动控制验算107爆破技术程序147.1钻眼147.2装药147.3起爆、爆破后检查157.4爆破警戒措施157.5爆破安全距离计算157.6意外事故的预防措施16结束语17致谢18参考文献19第3页 第3页 1.光面爆破技术简介光面爆破就是控制爆破的作用范围和方向,使爆破后岩面光滑平整,防止岩石开裂,减少超、欠挖和支护工作量,增加岩壁的稳定性,减少爆破对保留岩体的破坏作用,进而达到控制岩体开挖轮廓的一种技术。同时光面爆破也是一种难度较大的施工技术,在施工中爆破参数和施工方法如果选取不当,往往达不到理想的爆破效果。1.1光面爆破技术的优劣性以及适用范围1.1.1光面爆破技术的优点1.隧道围岩不产生或很少产生炮震裂缝,保持了围岩完整性,从而增大了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这为采用锚喷支护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光面爆破技术和锚喷技术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了锚喷支护的作用,特别是在松软岩层中更能显示这一特点。2.在裂隙发育的地层中,避免裂隙扩大和产生新的裂缝,提高了围岩的稳定性,能基本清除落石伤人事故,为快速施工提供了有利条件。3.隧道成型规整,极大地减少了掘进超挖数量和出碴工作量,加快了掘进速度,节省了衬砌材料,提高了施工进度。4.由于隧道成型规整,凹凸很少,除增强隧道本身稳定性外,也减少了隧道的维护量,在有瓦斯的隧道则不易于产生瓦斯局部聚集。1.1.2光面爆破技术的缺点1.炮眼数较一般爆破法要多一些,钻眼的准确性要求较高,钻爆作业的单项工序时间要多一些。2.需要一些特殊器材,如专用炸药、毫秒雷管、导爆索(传爆线)等1.1.3光面爆破技术的适用范围光面爆破适用非常广泛,在国防坑道井巷、铁路隧道、公路隧道、水工水电隧道、地铁以及其他边坡等工程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20年来,光面爆破技术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安全效益,从根本上取代了传统的“少、慢、差、费”的掘进方法—普通爆破法。2光面爆破参数设计2.1光面爆破的技术要点 1.首先应查明地下工程所处岩层的地质状况,例如围岩的坚硬程度、地质构造、地应力以及地下水的状况。2.根据围岩特点和地下工程开挖截面特征,做爆破技术交底。3.周边眼最小抵抗线、炮孔间距及装药结构是影响光面爆破效果的三要素,必须合理选择。一般要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4.采用毫秒雷管微差顺序起爆,先起爆掏槽眼,再起爆辅助眼,最后起爆周边眼,使周边眼爆破时有最好的临空面。周边眼同段起爆的时间误差越小越好。1.1光面爆破的设计参数1.1.1最小抵抗线最小抵抗线W是从装药重心到自由面的最短距离。指从装药重心到自由面的最短距离,需要根据不同爆形式来进行确定。1.1.2不耦合装药系数不耦合装药系数K是指炮眼直径与药卷直径的比值。光面爆破的周边眼通常采用不耦合装药结构以缓冲爆炸对孔壁的冲击作用。不耦合装药系数的大小采用工程类比法或经验法选取通常采用1.1~3.0,一般为1.5~2.5。1.1.3装药集中度装药集中度q,又叫线装药密度或线装密度系数,它是指单位长度孔眼中装药量的多少(g/m或kg/m)。它反映了装药在炮孔中的分布情况。设计时,可采用轴向空气间隔装药结构,使装药沿炮孔均匀分布。1.1.4周边孔密集系数周边孔密集系数m是指孔距E与最小抵抗线W之比值,即m=E/W。m值的大小对光面爆破效果影响最大。1.1.5起爆顺序时差起爆顺序及时差也是爆破网络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具体要求如下:除预裂爆破的周边眼是最先起爆外,在一个开挖面上,起爆顺序是由内向外逐层起爆。起爆顺序可以用迟发雷管的不同延期时间或段别来实现。内圈炮孔先起爆,外圈炮孔后起爆,顺序不能颠倒,否则爆破效果将受到较大的影响,甚至完全失败。同圈孔必须同时起爆,有气势掏槽眼和周边眼,以保证同圈孔的共同作用效果。 延期时间可以由孔内控制或孔外控制。孔内控制是将迟发雷管装入孔内的药卷中来实现微差爆破。这是常用的方法,但装药要求严格,一旦差错就会影响爆破效果。孔外控制是将迟发雷管装在孔外,在孔内药卷中装入即发雷管实现微差爆破。1光面爆破施工方案隧道施工工程中,开挖方法是影响围岩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选择开挖方法时,应对隧道断面大小及形状、围岩的工程地质条件、支护、工期要求、施工区段长度、机械配备能力、经济性等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用适当的开挖方法,尤其应与支护条件相适应。隧道开挖方法实际上是指开挖成形方法。按开挖隧道的横断面分布情况来分,基本上又可分为全断面法、台阶法、分部开挖法三大类。1.1全断面法施工全断面开挖法是按设计开挖断面一次开挖成型。适用条件:全断面适用于岩层条件简单、岩质较均匀的硬岩中。必须具备大型施工机械。隧道长度或施工区段长度不宜太短,否则采用大型机械化施工时,反而经济性差。根据经验,这个长度不应小于1km。全断面开挖的优缺点:全断面开挖有较大的空间,适用于大型机械化施工,施工速度较快,且因单工作面作业,便于施工组织和管理。有较大断面进尺(即开挖断面面积与掘进进尺之比),可获得较好的爆破效果,且爆破对围岩得震动次数相对较少,有利于围岩的稳定。一般应尽量采用全断面开挖法。采用全断面开挖,每次爆破振动强度较大,因此要求进行分段装药结构,严格控制爆破设计,尤其是对于稳定性较差的围岩。因开挖面积大,围岩相对稳定性降低,且每循环工作量相对较大,因此要求具有较强的开挖、出渣能力和相应份额支护能力。1.2台阶法施工台阶开挖法一般是将设计断面分上半断面和下半断面两次开挖成型。台阶法包括长台阶法、短台阶法和超短台阶法三种,其划分是根据台阶长度来决定的。1.2.1长台阶法上、下断面相距较远,一般上台阶超过50m以上或大于5倍洞跨。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有足够的空间和相当的施工速度,上部开挖支护后,下部作业就较为安全,但上下部作业有一定干扰。相对于全断面来说,长台阶法一次开挖的断面 和高度都较小,只需中型钻孔台车即可施工,而且,对维持开挖面的稳定也十分有利。所以,它的使用范围较全断面法广泛,凡是在全断面法开挖面不能自稳,但围岩坚硬不需要用底拱封闭断面的情况,都可参采用长台阶法。1.1.1短台阶法台阶长度小于5倍但大于1~1.5倍洞跨。上下断面采用平行作业。优缺点及适用条件:由于短台阶法可缩短支护结构闭合的时间,改善初次支护的受力条件,有利于控制隧道收敛速度和量值,所以适用范围很广,Ⅰ~Ⅴ级围岩都能采用,尤其适用于Ⅳ、Ⅴ级围岩,是新奥法施工中经常采用的方法。缺点是上台阶出渣时对下半断面施工的干扰较大,不能全部平行作业。为解决这种干扰可以采用长皮带机运输上台阶的石渣,或设置由上半断面过渡到下半面的坡道。将上台阶的石渣直接装车运出。过渡坡道的位置可设中间,也可设在两侧。过渡坡道法通用与断面较大的双线隧道中。1.1.2超短台阶法台阶仅超前3~5m,只能采用上、下交替作业。优缺点及适用条件:由于超短台阶法初次支护全断面闭合时间更短,更有利于控制围岩变形。在城市隧道施工中,更能有效的控制地表沉降。所以,超短台阶法适用膨胀性围岩、土质围岩和要求及早闭合断面的场合。当然,也适用于机械化程度不高的各类围岩地段。缺点是上下断面相距较近,机械设备集中,作业面相互干扰大,生产效率低,施工速度慢。在软弱围岩中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开挖工作面的稳定性,必要时可对开挖面进行预加固或预支护。台阶法常用的掏槽分类大致分为两大类:斜眼掏槽和直眼掏槽。斜眼掏槽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锥形掏槽、楔形掏槽、单项掏槽、剪形掏槽。直眼掏槽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龟裂掏槽、筒形掏槽、螺旋掏槽、漏斗掏槽、混合掏槽。直眼掏槽和斜眼掏槽的显著区别是:整个工作面采用平行炮眼,每个炮眼均垂直工作面,其炮眼深度不受开挖断面的高度和宽度的影响。u斜眼掏槽的主要优点:1.适用于任何岩石且能获得较好的爆破效果。2.能将槽内的岩石全部或者大部分抛出,为崩落眼和周边眼形成较大的自由面。3.所需掏槽眼数量少,体积大。u斜眼掏槽的主要缺点:1.钻眼的方向难以掌握,要求有熟练的技术,爆破参数全靠经验。2.当隧道断面和炮眼深度变化时,必须及时改变爆破参数不能设计出适应任何断面的标准掏槽方式。3.掏槽深度受到断面的限制。u直眼掏槽的主要优点: 1.掏槽深度不受到断面的限制,大小都适合。2.炮眼布置简单,方便,互不干扰,可以多机同时工作。u直眼掏槽的主要缺点:1.炮眼数量多,钻眼要求高,耗量大。2.掏槽面体积小,不利于形成自由面。3.起爆顺序和毫秒间隔要求高。1.1法施工分部开挖分部开挖法是开挖软弱岩层或土层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它将隧道断面分部开挖逐步成型,且一般某部超前开挖,故也可称为导坑超前开挖法,分部开挖可分为:台阶分部开挖法,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1.1.1台阶分部开挖法(又称留核心土环开挖法)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在台阶分部开挖法中,因为上部留有核心土支挡着开挖面,而且能迅速及时地灌注拱部初次支护,所以开挖稳定性好。和台阶法一样,核心土和下部开挖都是在拱部初次支护保护下进行的,施工安全好,这种施工方法适用土质或易坍塌的软弱围岩中。与超短台阶法相比,台阶长度可以加长,减少上下台阶施工干扰;而与下述侧壁导坑法相比,施工机械化程度较高,施工速度可以加快。虽然核心土增强了开挖面的稳定,但开挖中围岩要经过多次扰动,而且断面分块多,支护结构形成全断面封闭的时间长,这些都有可能使围岩变形增大。因此,它常要结合辅助措施开挖工作面及前方岩体进行预支护或加固。1.1.2单侧壁导坑法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单侧壁导坑法是将断面横向分成3块或4块,每步开挖的宽度较小,而且封闭的导坑初次支护承载能力大,所以,单侧壁导坑法适用于断面跨度大,地表沉陷难于控制的软弱松散围岩中。1.1.3双侧壁导坑法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当隧道跨度很大,地表沉陷要求严格,围岩条件特别差,单侧壁导坑法难于控制围岩变形时,可以采用双侧壁导坑法。现场实测表明,双侧壁导坑法所引起的地表沉陷仅为短台阶法的1/2,双侧壁导坑法虽然开挖面分块多,扰动大,初次支护全断面闭合时间长,但每个分块都是在开挖后立即各自闭合的,所以在施工中间变形几乎不发展。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安全,但速度较慢,成本较高。 1影响光面裂缝形成的因素影响光面裂缝形成的主要因素有装药结构、最小抵抗线、空孔与孔距以及起爆间隔时间等。1.1装药结构为了不破坏需要保护一侧的围岩,要采用较大的不耦合系数(K=d/d0,K≥2~2.5),环状间隙装药和间隔装药,以及低猛度、低爆速(如2000m/s~3000m/s)、低密度的炸药。1.2最小抵抗线、空孔与孔距最小抵抗线应大于光面孔的孔距。最小抵抗线过小时,孔与孔之间的光面裂隙来不及贯通,各孔就已朝自由面形成爆破漏斗,结果产生凹凸不平的破裂面;相反,最小抵抗线过大时,光面裂隙固然容易形成,但是自由面方向的爆破效果可能要恶化,会出现大块度。根据理论推算和现场施工分析,空孔和最小抵抗线的比值最好是0.8~1。在节理、裂隙发育的岩石中以及开挖面的拐角、弯曲部分,要加密炮孔或增加导向空孔。1.3起爆间隔时间实验室爆破实验研究表明,齐发起爆的裂隙表面最平整,微差延期起爆次之,秒差延期最差。齐发起爆时,炮眼贯通裂隙较长,抑制了其他方向裂隙的发育,有利于减少炮眼周围的裂隙的产生,可形成平整的壁面。所以,在实施光面爆破时间隔时间越短,平面平整的效果越有保证。应尽可能减少周边眼间的起爆时差,相邻光面炮眼的起爆间隔应不大于100ms。2工程实例2.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青岛市地铁一期工程(2号线)土建二标08工区枣山路站,包含竖井及横通道施工。 枣山路站2#新排风道位于枣山路南侧,黑龙江路西侧,竖井深26.96m,开挖断面为13.1m×5.3m,横通道宽11m,净高13.3m,总长37.45m,采用复合式衬砌,风井上半断面采用全包防水结构型式,下半断面采用半包排水结构型式;风道为双层圆拱直墙断面,采用半包排水结构型式。2#新排风道作为主体结构施工通道,风道开挖自竖井向下开挖进入横向隧道,进而初支破除开挖主体结构。竖井锁口圈梁为C30钢筋混凝土,井身采用格栅钢架+钢筋网+锚杆+喷射混凝土+型钢支撑的支护手段,喷射混凝土为C25早强混凝土,厚度为300mm和150mm。1.1爆破方案1、Ⅲ类围岩稳定性较好,考虑施工期的影响对此类围岩采用台阶法中的短台阶开挖法,每个循环可进尺为2米。2、Ⅳ类围岩稳定性较差,节理裂隙发育。因此对此类围岩采用台阶法中的短台阶开挖法,前13.4米为每个循环进尺1米,后21米为每个循环进尺0.75米。1.2凿岩、爆破器材1.2.1凿岩机械本工程凿岩机械使用YT-28型气腿式凿岩钻眼机,采用可移动式作业台车。1.2.2爆破器材主要器材有毫秒延期雷管、导火索、起爆器、引爆线等。1.3爆破基本参数设计爆破基本参数主要有爆破钻孔的布置、装药结构和填塞、起爆方式及顺序等。1.3.1爆破钻孔的布置1.掏槽眼:孔深:考虑到掏槽眼只有一个临空面,爆破条件较差,炮眼利用率低,故掏槽眼比其他炮孔加深20cm。炮孔间距:根据岩性及工作面的大小、炮孔深度,孔间距取a=0.4~0.5m。2.辅助眼:孔间距:辅助眼间距与岩石软硬、掌子面大小、炮孔深度密切相关,水平隧道爆破一般取a=0.6~0.8m。排距:排距一般取b=0.5~0.7m。 3.周边眼:孔间距:孔间距取a=0.4~0.6m排距:取b=0.5~0.7m每延米药量:根据岩性,每延米装药量q线=0.15~0.25kg/m具体装药结构和堵塞见图(5-1)、图(5-2)、图(5-3)装药结构和填塞示意图。图(5-1)周边眼装药结构示意图图(5-2)掏槽眼装药结构示意图图(5-3)辅助眼装药结构示意图5.4.2装药结构和填塞掏槽眼和辅助眼采用反向不耦合连续装药,周边眼采用反向不耦合底部空气间隔装药,为了确保爆破效果炮孔的填塞长度一般不得小于炮孔长度的1/3。5.4.3起爆方式及顺序 光面爆破起爆方式采用微差爆破,先起爆掏槽眼,形成临空面,接着起爆辅助眼和周边光爆眼。1横通道竖井爆破施工竖井上段土方部分采用小型机械开挖,人工配合;石方部分采用微差松动控制爆破作业,垂直运输采用电动葫芦提升,弃碴由自卸汽车运送至指定弃碴场。横通道采用台阶法施工,按照“浅孔、密布、弱爆、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爆破参数随地质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1.1爆破方法(1)爆破要求:竖井爆破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实施控制爆破。(2)爆破犯法:根据相应的技术条件,井筒掘进采用浅眼爆破法,直线掏槽方式,周边光面爆破。(3)爆破防护:在井口采取覆盖保护措施,防止爆破飞石逸出竖井。1.2施工机械(炮孔直径)与单循环进尺以人工手持风钻钻孔,风钻型号为YT-28型,带气腿,风管供风,风压5-7kg/m2。炮孔孔径40mm。单循环进尺1.0-1.5m。1.3布孔方式采用直线掏槽,炮眼类型由掏槽至周边依次为;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①掏槽眼:孔深:掏槽眼比其他炮孔加深20cm。炮孔间距:根据岩性及工作面的大小、炮孔深度,孔间距取a=0.4~0.5m。②辅助眼:孔间距:辅助眼间距与岩石软硬、掌子面大小、炮孔深度密切相关,一般取a=0.6~0.8m。排距:排距一般取b=0.5~0.8m。③周边眼:根据光面爆破参数表(6-1)选定周边眼间距为50cm、周边眼最小抵抗线60cm。 表6-1爆破参数表岩石种类周边眼间距E(cm)周边眼最小抵抗线W(cm)相对距E/W周边眼装药参数(kg/m)硬岩55~7060~800.8~1.00.25~0.3中硬岩45~6560~800.8~1.00.2~0.25软岩35~5060~800.5~0.80.07~0.12④炸药单耗:根据岩性、节理裂隙发育程度以及岩石的可爆性,炸药单耗取q=0.8~1.0kg/m3。2号新排风道炮眼布置图如图(6-2)、(6-3)、(6-4)所示。1.1爆破振动控制验算根据岩石性质、爆破方式,爆破地震振动速度计算公式为::地震波波速,cm/s;区间竖井开挖爆破参数详见表3-12:=72;:单段最大装药量,单位kg;:爆源至被保护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即R=15m;:=2.0;这里取1.0cm/s;根据萨氏公式:,经计算单段最大装药量:Q≤5.52kg;爆破设计中全断面单段最大装药量5.2kg,满足要求。 图(6-2)2#风道竖井炮眼布置图(单位:mm)表(6-2)2#风道竖井爆破参数表名称数量孔距(m)排距(m)孔深(m)单孔药量(kg)单段药量(kg)雷管段别掏槽眼120.60.71.30.67.21#掏槽眼160.60.71.30.69.63#辅助眼120.650.61.00.33.65#辅助眼160.650.61.00.34.87#辅助眼140.650.61.00.34.29#辅助眼140.650.61.00.34.211#周边眼280.40.61.00.25.613#周边眼360.40.61.00.27.215#周边眼280.40.61.00.25.617项目单位数量项目单位数量开挖面积m269炸药用量Kg52平均每循环进尺m1.0雷管用量发180每循环爆破石方m369每平方钻眼数个/m22.8炮眼总数个176每立方钻眼量m/m32.8钻孔总长m184单位消耗量Kg/m30.75 图(6-3)横通道上断面炮眼布置图(单位:mm)表(6-3)横通道上断面爆破参数表名称数量孔距(m)排距(m)孔深(m)单孔药量(kg)单段药量(kg)雷管段别掏槽眼60.40.61.30.63.61#辅助掏槽40.60.61.20.62.43#辅助眼60.60.61.00.42.45#辅助眼30.60.61.00.41.27#辅助眼90.60.61.00.43.69#周边眼100.40.61.00.2211#周边眼130.40.61.00.22.613#项目单位数量项目单位数量开挖面积m227.7炸药用量Kg17.6平均每循环进尺m1.0雷管用量发53每循环爆破石方m316每平方钻眼数个/m22.4炮眼总数个51每立方钻眼量m/m33钻孔总长m54单位消耗量Kg/m31.1 图(6-4)横通道下断面半幅炮眼布置图(单位:mm)表(6-4)横通道下断面半幅爆破参数表名称数量孔距(m)排距(m)孔深(m)单孔药量(kg)单段药量(kg)雷管段别掏槽眼80.52.21.70.7561#辅助掏槽80.60.651.70.64.85#辅助眼80.60.751.50.43.27#辅助眼50.60.61.50.429#周边眼80.40.621.50.32.411#底眼50.60.61.50.4213#底眼10.60.61.50.40.415#项目单位数量项目单位数量开挖面积m214.7炸药用量Kg20.8平均每循环进尺m1.5雷管用量发55每循环爆破石方m323每平方钻眼数个/m22.9炮眼总数个43每立方钻眼量m/m31.9钻孔总长m80单位消耗量Kg/m30.9 1爆破技术程序1.1钻眼1.准备工作:开工前准备工作做到“四查”,即查钻机及支架是否正常;查风水管路到位和牢固情况;查钻头、钻杆、扳手等工具是否带齐;查消耗材料有无备用。2.定位:由工班长根据技术室下发的爆破设计图将每台钻机钻孔范围及顺序分配明确,钻眼前定出开挖断面中线、水平线和断面轮廓,标出炮眼位置,经检查符合爆破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开钻。炮眼的深度、角度、间距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并应符合下列精度要求;掏槽眼:眼口间距误差和眼底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cm;辅助眼:眼口排距、行距误差不得大于10cm;周边眼:沿断面轮廓线上的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cm,炮眼方向可以以3%~5%的斜率外插,眼底不得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10cm,最大不得超过15cm;内圈眼至周边眼的排距误差不得大于5cm,炮眼深度大于2.5m时,内圈眼与周边眼采用相同的斜率钻眼;当开挖面凹凸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调整炮眼深度,并相应调整装药量,力求除掏槽眼外的所有炮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3.开口:根据爆破设计及中线水平,选好开口位置,刨去浮石,调整支架角度,使支架与开眼处岩面保持垂直。操作时,先供水后供风。先开半风,为防止钻杆打滑,钻进3~5cm后再调整支架,保持设计规定的角度,开全风,加大推力。4.钻进:钻进中应充分发挥支架作用,以加快钻进速度,减轻体力劳动;一条线:钎子、风钻、气腿必须在同一垂直面上,从后面看是“一条线”,这样使钻机不会左右摇摆;中心钻:掌握好支架的进气量,控制支架摆动幅度,使钻杆始终在炮眼中心位置旋转;靠边站:一人操纵一台风钻,人要站在钻机的侧后方,使风钻贴在身边,稳住风钻,不使风钻左右摇摆;5.拨钎:钻孔满足设计深度后,应及时拨钎转移。在整体性较好的岩石中,可停风拨钎,停机时应先关水后关风。在破碎岩石中,为克服阻力钻机应带风转动拨钎。1.2装药 1.钻眼完毕后,按炮眼布置图进行检查,有不符合要求的炮眼应重新钻眼,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装药。2.装药前必须将炮眼内泥浆、石屑用高压风吹洗干净,所有装药的炮眼均应堵塞炮泥,周边眼的堵塞长度不得小于20cm;3.排段:按爆破设计分配各炮眼起爆雷管段别,由专人负责排段,严禁随意替换起爆雷管段别。将起爆雷管插入药卷中,作为起爆药包,置于钻孔内。4.装药:先装起爆药卷,再装其他药卷,最后炮泥堵塞。5.联接:按非电导爆管起爆系统连接,正确使用爆破连接块、连通管,若使用传爆雷管起爆,传爆雷管要居于非电雷管导爆管中间,外层帮扎紧,且不少于6层胶布。6.检查:起爆顺序检查,检查各炮孔非电毫秒雷管段别是否与爆破设计相符。塑料导爆管是否有损坏,连接方法是否正确可靠。1.1起爆、爆破后检查⑴爆破必须由专人统一指挥,起爆前人员、设备、料具照明、电器设施,均应撤离爆破作业区。按起爆准备、起爆、解除爆破警戒三个阶段发出警报信号。⑵爆破后15分钟后方可进入爆破面检查,检查有无瞎炮及可疑现象,瞎炮未经处理,不得进入下道工序作业,每班必须有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专职人员进行找顶撬帮工作,使用的工具应轻便,并有监护人。⑶未使用的爆破器材及时退库,处理瞎炮收集的、不宜使用的炸药、雷管、传爆线等爆破器材退库后,另行按有关要求集中处理。1.2爆破警戒措施1.各爆破作业班组必须根据需要安排足够的警戒员,每次爆破作业由领工员或班长负责总体警戒工作。2.起爆前爆破指挥员发出警戒信号,由警戒员在警戒范围内作人员疏散和检查工作,确保没有人畜处于警戒区,并控制各出入口后,再通知本次爆破指挥员。3.爆破指挥员收到警戒员可以起爆破的通知后,发出起爆破信号,无异常情况,可以指挥起爆。4.起爆后15分钟,爆破指挥员确认安全后,方可通知各警戒员撤消警戒。5.爆破警戒范围的确定。洞口段爆破:洞口中心各向两侧45度,半径200米范围内;洞内爆破:爆源以外400米范围内。1.3爆破安全距离计算 在隧道开挖爆破中,会有个别岩块飞散距离较远,易对人员、设备或建筑成品产生危害,必须予以重视和控制。个别飞石的飞散距离跟爆破参数、孔口堵塞质量等因素有关。隧道开挖爆破中,掏槽眼最有可能产生危害性飞石,应特别注意其填塞质量,并作飞石距离验算。飞石距离验算公式:R=20KWn2R:飞石安全距离,单位m;K:飞石安全系数,一般取K=1.0-1.5;W:最大一个药包的最小抵抗线,单位m;n:最大一个药包的爆破作用指数;经验算,设计中可能产生的最大飞石距离R=35m。1.1意外事故的预防措施1.进药时严格检查炸药、雷管、导爆管及起爆器的质量,做到不合格的爆破物品严禁入场。2.在施工过程中,认真检查所有爆破物品和爆破器材,过期受潮的炸药和雷管严禁使用。3.认真抓好管理,做到爆破物品由专人看管定量供应及时检查。4.在施工中,严格地按照设计要求控制装药量,并由专人负责认真做好导爆管与雷管连接,做好炮孔的堵塞。5.必须由专职的爆破员进行爆破,所有的爆破器具必须符合《爆破安全规程》的有关要求。6.一旦出现哑炮,应及时查出哑炮原因,相应地,进行冲洗炸药,掏出炮泥重新装药,查出错误联线,或在距哑炮0.3m处钻平行孔装药起爆哑炮。7.认真做好警戒。8.认真地做好地震量测,以便及时地调整参数,以免危及周围建筑物。 结束语轻光面爆破作为一种掘进新技术,从问世30年来,在全世界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和巨大的综合效益,但无论是从它的生命力和未来的发展前景看,对他的研究、应用和发展都是初步的,对它的理论实践和广泛的用途,必须上升到光面爆破学的高度来理解、认识、研究和提高。通过此文《光面爆破技术在青岛地铁施工中的应用》的完成,使我对光面爆破技术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光面爆破技术是一种新的掘进技术,无论从它的作业方法,还是爆破效果看,都比普通爆破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目前对光面爆破技术的研究、应用和发展,在国内外都还是初步要想更好的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以造福人类,在发扬光面爆破优点的基础上,还需不断创新和优化,以便于使这一门科学以更高的速度,健康全面的向前发展。 致谢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张军艳老师对该论文从选题,构思到最后定稿的各个环节给予细心指引与教导,使我得以最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在学习中,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思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侮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是我终生学习的楷模,导师们的高深精湛的造诣与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这三年中还得到众多老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谨向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三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回首三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老师三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和参与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⑵青岛市地铁一期工程2号线土建二标08工区地质勘察报告;⑶青岛市地铁2号线枣山路站2#风道施工方案;⑷《爆破工程施工与安全》顾毅成主编。⑸BabuKurianandDevdasMenon.EstimationofCollapseLoadofSingle-CellConcreteBox-GirderBridges.JournalofBridgeEngineering,Jul2007,Vol.12⑹《青岛市地铁2号线土建二标08工区爆破施工方案》;⑺《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 系届毕业设计(论文)审阅意见表姓名学号班级专业题目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论文成绩答辩记录:记录人:答辩评语:答辩小组组长:答辩成绩总评成绩:答辩组成员签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