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轨道施工指南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客运专线轨道施工指南

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指南2005年7月北京68 前言本施工指南系根据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关于认真做好新建客运专线铁路施工和验收暂行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经规标准[2004]8号文)精神,在原按铁道部高速铁路办公室科技开发项目(合同编号:00HSE002)编制的《京沪高速铁路有碴轨道工程施工暂行规定》(报批稿)基础上修编而成。主要技术标准参考吸收了国内外高速及客运专线铁路规范相关内容及施工经验。本指南共分十三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环境保护、施工准备、基地钢轨焊接、有碴轨道铺轨铺碴、工地钢轨焊接、应力放散及无缝线路锁定、正线道岔及钢轨伸缩调节器铺设、钢轨胶接绝缘接头、轨道整理及钢轨预打磨、轨道常备器材、工程竣工和十四个附录。主编单位:中铁一局参编单位:中铁三局中铁四局中铁十一局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铁设计咨询公司铁二院铁三院铁四院主要编写人员:朱飚李兵选杨竞雄朱同蜜孙柏辉高慧安王家林伍林耿锦朱晓夷张宁南郝洪波陈清林况勇张蕾张庆赵陆青康琳扈慧丽杨进华刘桢和陈仲华王菁68 目次1总则12术语23环境保护34施工准备44.1设计文件核对及技术交底44.2施工调查44.3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44.4轨道部件的质量检验及储存54.5施工人员培训及机械准备64.6检测机构设置及相应设备64.7线路基桩设置64.8铺轨前与线下施工单位交接74.9铺轨基地75基地钢轨焊接95.1基地钢轨焊接设备组成95.2长钢轨焊接95.3检验105.4长钢轨存放、装车及运输126有碴轨道铺轨铺碴136.1一般规定136.2铺轨前铺碴146.3铺枕铺轨156.4分层上碴整道177工地钢轨焊接197.1一般规定197.2接触焊1968 7.3铝热焊217.4焊接质量检验228应力放散及无缝线路锁定238.1一般规定238.2钢轨位移观测桩的设置238.3线路锁定施工工艺249正线道岔及钢轨伸缩调节器铺设289.1一般规定289.2道岔运输与铺设299.3铺岔后上碴整道309.4道岔钢轨焊接319.5钢轨伸缩调节器铺设3210钢轨胶接绝缘接头3411轨道整理及钢轨预打磨3511.1一般规定3511.2无缝线路轨道整理3611.3钢轨预打磨3912轨道常备材料4113工程竣工42附录A工地接触焊机焊接记录表43附录B铝热焊接记录表44附录C钢轨焊头落锤试验记录表45附录D钢轨焊头静弯破断载荷记录表45附录E工地钢轨焊接接头超声波探伤记录46附录F焊轨厂接触焊机焊接长轨记录47附录G厂焊长钢轨质量检验合格证48附录H焊轨厂钢轨焊接接头超声波探伤记录5168 附录J无缝线路单元轨应力放散拉伸情况记录表51附录K无缝线路基本技术状况登记表52附录L无缝线路纵向位移观测记录表53附录M铺轨编号与焊缝编号对照表54附录N线路基桩表55附录P铁路碎石道碴技术要求56本施工指南用词说明59《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指南》条文说明6068 1总则1.0.1为满足客运专线铁路有碴轨道的稳定性和高平顺性,指导有碴轨道施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按设计速度开通运行的要求,制定本施工指南。1.0.2本施工指南适用于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00~350km/h、标准轨距客运专线铁路正线有碴轨道工程施工。联络线和站线施工应符合相应速度标准的施工指南规定。1.0.3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应积极采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装备、工艺、材料和施工方法。1.0.4各种轨道部件质量应符合与客运专线设计行车速度相适应的国家或铁道部现行有关标准。特定的轨道部件应按设计标准采购,并经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1.0.5施工现场宜保持整洁,注重环保,防止污染环境,做到文明施工。1.0.6施工中应认真作好原始记录,积累资料,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轨道施工技术水平。1.0.7本施工指南未涉及到的内容应按国家及铁道部现行有关标准及规定执行。68 2术语2.0.1长钢轨longrail超过标准长度的钢轨(其中包括厂焊钢轨)。2.0.2单元轨节raillink一次锁定的连续轨条。2.0.3长轨条用厂焊长钢轨焊接而成,达到无缝线路设计所需长度的钢轨。2.0.4设计锁定轨温designstress-freetemperatureofrail根据气象资料和无缝线路允许温升幅度、允许温降幅度,计算确定的无缝线路锁定轨温。2.0.5锁定作业轨温单元轨节锁定作业时,始端、终端铺入承轨槽内,两次测量轨温的平均值即为锁定作业轨温。2.0.6实际锁定轨温actualfasteningdowntemperatureofrail无缝线路温度力为“零”时的钢轨温度。2.0.7钢轨胶接绝缘接头gluedinsulatedrailjoint由胶粘剂胶合的钢轨绝缘接头。2.0.8线路基桩为控制、核查线路设计中心线和高程而设置在线路一侧供施工和养护维修使用的标桩。2.0.9钢轨预打磨新建无缝线路开通运营前为避免钢轨表面微小缺陷的发展扩大,对全线钢轨工作面进行的打磨。68 环境保护3.0.1施工期间所产生的振动噪声、粉尘、烟雾、污水和废弃物等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环保的现行法规和设计相关规定。3.0.2在制定施工方案及选址时,大临工程宜利用荒地,少占农田。3.0.3铺轨基地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生活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等应符合当地政府相关规定。3.0.4施工现场各种材料的存放必须规范、有序。3.0.5道碴装卸宜采取降尘措施。3.0.6应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机械设备和工艺。3.0.7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噪声扰民。68 施工准备4.1设计文件核对及技术交底4.1.1轨道施工前,应熟悉批准的施工设计文件(包括变更设计文件),接收与轨道施工有关的已竣工工程及变更设计资料,并进行核对。4.1.2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4.2施工调查4.2.1调查沿线道碴来源、供碴方式、道碴运输条件及道碴储备场设置条件。4.2.2调查沿线水源、电源供应及使用当地电网的可能性等。4.2.3调查大型铺轨机械通过地段的限界情况。4.2.4收集沿线水文气象资料。4.2.5了解与轨道工程有关的工程进展情况、质量状况及对轨道工程的影响。4.3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4.3.1铺轨前应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及进度计划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制定作业指导书。4.3.2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编制依据及原则;2工程概况;3机构设置及劳动力组织;4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安排(包括施工顺序、施工进度),制定各季节焊接、铺设长钢轨的技术措施和铺轨进度计划的实施方案;5轨道部件用料计划和供料方式;6铺轨、焊轨基地设置,沿线临时工程,通讯及行车方案;7生产及生活用水、用电供应方案;68 8施工机械及试验检测设备配置计划;9工程运输组织(含长钢轨运输)及机车车辆配置计划;10工期、安全、质量保证、文明施工及环境和劳动保护等措施。4.1轨道部件的质量检验及储存4.4.1客运专线铁路有碴轨道部件包括:钢轨、轨枕、联结零件、道碴、道岔、钢轨伸缩调节器和线路附属设备等。4.4.2各类轨道部件生产厂家均应具有生产资质,并按照相关标准规定的批量,出具产品检验合格证,并提供质量保证书。采购方应提供质量复验证明书。4.4.3施工单位应对进场的轨道部件按《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规定进行抽样检查。4.4.4轨料存放场基底应平实,并有良好的排水系统。4.4.5钢轨应分类垛码,并符合以下规定:1钢轨起吊应缓起、轻落、保持钢轨基本平直。2钢轨应逐根丈量,并测量断面尺寸。不同长度和断面尺寸公差级别的钢轨应分类垛码,并予以标识。3每垛钢轨应树立标牌,标识产地、类型、规格、数量。4钢轨垛底应承垫架空,支垫应与钢轨垂直放置,间距5~7.5m。上下层同位,垛码层数应保证钢轨不伤损变形。4.4.6轨枕应分类垛码,并符合以下规定:1垛码混凝土枕应上下同位,层间承轨槽处应垫以小方木或其他材料,其顶面应高出挡肩或预埋件顶面20mm。2木枕存放场内应有消防设施。4.4.7道碴储存应符合以下规定:1存碴场的设置和存碴数量应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68 1堆碴场地面应进行硬化。2清洁的道碴堆应予覆盖或入库存放。4不得使用履带式设备堆碴,当使用胶轮装载机进行堆碴和装车作业时,装载机不得在同一碴面上反复行走。碴堆高度不宜超过3m。5被污染的道碴未经处理干净不得上道。4.4.1道岔、钢轨伸缩调节器及其配件应配套成组分类放置、垛码整齐。4.4.2其他轨道部件储存应符合相关规定。4.4.3铺轨前,应按铺轨进度计划,落实各种轨道部件来源,其供货进度应与施工进度相配合,并有一定数量的储备。4.1施工人员培训及机械准备4.5.1施工队伍作业人员应进行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4.5.2轨道工程施工前应根据施工方法配备焊轨、道碴摊铺、长钢轨及轨枕运输、铺枕及铺轨、大型养路机械及补碴、应力放散及锁定、钢轨预打磨等设备。4.2检测机构设置及相应设备4.6.1施工前应根据质量控制需要设置经认证的检测机构,并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4.6.2试验检测设备主要包括:钢轨焊接接头(以下简称钢轨焊头)质量检测设备、有碴道床状态参数指标检测设备、轨道几何尺寸检测设备、轨温计等。4.6.3各施工检测设备要在使用前预加校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4.3线路基桩设置4.7.1预铺道碴前应按设计设置好线路基桩。4.7.2线路基桩材质、标准、设置位置、数量和精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7.3线路基桩应在贯通测量后设置,测量误差应在限差内调整闭合,设置精度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规定。因路基沉降等致使基桩变位应及时修正测量资料。68 4.7.1线路基桩应设置牢固,标识清晰、齐全、便于观看,并绘制布设平面示意图和线路基桩表描述其位置、外移距离和高程。4.1铺轨前与线下施工单位交接4.8.1铺轨前,路基、桥、隧及过渡段应有检验合格资料,并提供沉降变形观测资料及评估报告。4.8.2铺轨施工单位应接收线下施工单位的线路测量资料及控制桩,核实中线贯通情况,并复测线路基桩和路面高程。中线桩、线路基桩、水准点应钉设齐全,缺损者应在铺轨前补齐。4.8.3铺轨施工单位与线下施工单位交接应在铺轨一个月前进行。4.8.4线路复测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测量相关规定。4.2铺轨基地4.9.1铺轨基地宜设置在既有车站附近,应根据工程规模,施工方法及进度要求按经济技术比选确定,并有富余生产能力。4.9.2铺轨基地的设施和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地设施宜永临结合,少占农田,注意环境保护,并充分利用现有水源、电源及运输通道。2基地联络线的坡度和曲线半径,应根据地形、运量和作业方法确定,有长轨列车通过的线路曲线半径不宜小于300m,道岔不宜小于9号,最大坡度不宜大于正线的最大坡度,并按有关规定设置安全设施。3铺轨基地应修建消防通道,相邻料堆间,应根据作业需要,留有不小于0.5m的距离,场内堆置物与轨道及龙门吊走行线间应留有安全距离。4采用基地焊轨时,应设置焊轨生产线和标准轨、长钢轨存贮场地,满足长钢轨生产需要。5基地内应配备机械检修、钢轨焊接质量及轨道部件相关检测设施。6基地内临时工程的设置,应尽量避免影响站后工程施工。68 7基地内尽头线应设车挡。电器设备应加装安全保护装置。管线应采取防磨损、防撞击措施。起重设备使用前应通过安全检验。8基地内轨道标准、股道布置、线路平纵断面和建筑限界,应满足大型机械和机车车辆的作业、停放、进出及检修要求。68 5基地钢轨焊接5.1基地钢轨焊接设备组成5.1.1基地钢轨焊接应配备轨端除锈、钢轨焊接、焊缝正火、冷却、钢轨校直、焊缝打磨、探伤等设备。5.2长钢轨焊接5.2.1待焊钢轨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钢轨相关技术条件的规定。5.2.2基地钢轨焊接应采用接触焊。5.2.3焊接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钢轨焊头质量标准,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并获得操作合格证。5.2.4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焊接设备的操作规程,并按型式检验确定的作业参数操作。5.2.5长钢轨焊接基本工艺流程见图5.2.5。选配轨焊缝冷却轨头校直钢轨四向调直轨端处理焊缝精打磨焊接探伤、验收正火焊缝粗打磨储存图5.2.5长钢轨焊接基本工艺流程图5.2.6长钢轨焊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编制配轨计划表。5.2.7配轨时应选用断面不对称公差基本一致的钢轨相对焊接。长钢轨首尾断面的不对称偏差不得大于0.6mm。5.2.8根据配轨要求及调直情况等对钢轨进行截锯。钢轨硬弯经矫直后,用1m直尺测量其矢度不应大于0.2mm。5.2.9清除轨端0.5m范围内的污垢,待焊轨端面及钢轨与电极接触部位应打磨68 除锈,使金属光泽露出达80%以上。5.2.6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焊轨前两轨端加热温度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钢轨焊接的相关要求。5.2.7钢轨进入焊机前,应检查除锈作业质量,除锈质量不良时,应退回重新除锈。5.2.8钢轨进入焊机后,在对头过程中,应注意必须以工作面为基准。轨头工作面错位偏差不应大于0.2mm,轨底边缘错位偏差不应大于1mm。5.2.9焊机电极表面必须光洁、平整,发生灼伤后应及时处理,必要时应更换。5.2.10每焊完一个焊接接头应对电极进行清理,不得留有尘渣,每焊完一条长轨应清理一次电极及护板。5.2.11焊接结束后,应立即对焊接接头进行标识。接头标识应与钢轨标记、焊接记录或报表对应。标识在焊接接头前方3~5m处的轨腰部位,标识符号应清晰、端正。5.2.12焊接接头温度低于500℃时方可正火加热。轨头加热的表面温度应控制在900±20℃,轨底角表面温度为800℃~900℃。5.2.13焊后矫直应在焊接接头热处理后进行,热态或冷态下矫直均可。焊接接头热态矫直温度应低于400℃,并预留上拱量;冷态矫直温度应低于50℃,矫后1m长度宜有0.3mm~0.5mm的上拱量。不宜反复多次矫直。5.2.14精磨前,焊接接头及两端1m范围内温度应在50℃以下。长钢轨贮存5.3检验5.3.1钢轨焊接接头检验分型式检验和生产检验,应包括以下内容:1型式检验。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型式检验:⑴钢轨焊接接头试生产;⑵采用新轨型、新钢种及调试工艺参数;⑶更换焊轨设备;⑷更换不同钢厂制造的钢轨,首次焊接时;⑸生产检验结果不合格。2生产检验。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生产检验:68 ⑴连续焊接500个接头以后;⑵焊接工况变化,对某个焊接参数进行修正之后;⑶焊机出现故障,记录曲线异常,故障排除之后;⑷钢轨焊接生产中断1个月以上,重新开始焊接之前。2型式检验和生产检验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钢轨焊接的相关要求。5.3.1出厂检验应符合以下规定:1每个钢轨焊头均应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⑴钢轨探伤前应将焊头轨温冷却到50℃以下。⑵钢轨焊头不得有未焊透、过烧、裂纹、气孔、夹碴等有害缺陷。⑶经探伤检查不合格者应锯切重焊。2每个钢轨焊头均应进行外观检查,其结果应符合以下规定:⑴钢轨焊头应纵向打磨平顺,不得有低接头。用1m直尺测量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3.2规定。表5.3.2焊接接头平直度允许偏差(mm/1m)焊头部位设计速度v(km/h)v=200200
查看更多